11月30日,“强国复兴有我”2023年淮南市“非遗进校园”活动走进安徽理工大学。抬阁肘阁、寿州锣鼓、寿州窑陶瓷……一个个非遗项目让人目不暇接。
为推动非遗在校园传播和普及,淮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每年都会组织“非遗进校园”活动,让大学生既能零距离体验非遗的魅力,也能加深对非遗的了解,增强文化自信。
在非遗展示、非遗展演现场,非遗传承人采取非遗知识讲解与制作技艺展示相结合的方式,向大学生们展示淮南豆腐、寿州香草、寿州窑陶瓷和紫金印雕刻技艺等。
一块块泥胎,在寿州窑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崔怀伦的手中,捏成一个个形态各异的作品;一张红纸,在淮南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张传锦的剪刀下,变成了一幅精致的剪纸作品……现场浓浓的“非遗味”,令人叹为观止,让学生们大开眼界。
“第一次近距离观看非遗作品制作过程,沉浸式体验太有趣了。”安徽理工大学测绘工程专业大一学生李东超直呼过瘾。
近年来,淮南市坚持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截至目前,该市共有56个非遗项目被列入市级以上政府保护名录,其中有豆腐传统制作技艺、抬阁肘阁、火老虎和花鼓灯4项国家级非遗,省级项目22项,市级项目30项。
来自寿县正阳关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抬阁肘阁,让同学们不住惊叹;寿州锣鼓《楚都欢歌》、淮词《美丽的正阳关》、花鼓灯《双回门》等非遗节目展演,赢得同学们的热烈掌声。
“非遗进校园,文化共传承。”淮南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让大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保护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承者,让非遗薪火相传、绽放时代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