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北京师范大学淮南实验学校落成并举行开学典礼。 本报记者 张 越 摄
探寻黉门,品味书香。9月18日上午,记者前往北师大淮南实验学校采访,刚踏入校门,就被映入眼帘的古色古香的大门所吸引,上面写着“附属中学校”五个大字,在无声讲述着北师大附属中学的悠久历史,充满历史感的设计,别有一番韵味。
走进校图书馆,恰逢初一(2)班的学生在上阅读课,大家沉浸在书海中,汲取知识营养。“新的学校,新的环境,新的开始,我对初中乃至高中生活充满期待。”学生吴雨欣告诉记者,班上共有40名同学,实行“小班化”教学,老师能关注到每一名学生,十分开心。
传京师文脉,开锦绣序章。“8月31日,学校迎来了小学一年级和初一年级的420名新同学,他们是学校载誉启航的首批见证者!”北师大淮南实验学校校长郝波告诉记者,学校将秉承北师大百年优良传统和先进育人理念,依托其优质教育资源,勇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坚持“特色鲜明、品质卓越、面向未来、赋能成长”的发展方向,聚焦学校内涵建设,构建科学育人模式,全力创建具有北师大育人特色的高质量品牌学校,为广大学子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助力淮南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淮南牵手北师大,实现市校联合、优势互补,共同打造基础教育的“淮南名片”
城市发展,教育先行。推进教育优先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是社会各界的普遍诉求,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淮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千方百计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着力推动教育事业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
北京师范大学作为全国高等师范院校的排头兵。近年来,学校强化服务国家的责任担当,加强与地方政府在基础教育、教师教育等方面的合作,在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合作创办了60余所学校,打造了一批具有北师大育人特色的高标准、高品质学校。
我市对优质教育资源充满期待,北师大拥有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双方积极对接,实现“双向奔赴”。
2021年6月11日,市委书记任泽锋率队赴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推进共建北师大淮南实验学校事宜。
2021年12月18日,首届淮南转型发展大会,北京师范大学与淮南市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办学框架协议,共同创办北师大淮南实验学校,拉开了市校合作办学的序幕。
北师大淮南实验学校是一所小初高十二年制公办学校,位于淮南高新区,占地近300亩,总建筑面积16.25万平方米。设计办学规模为132个班,其中,小学、初中各48个班,高中36个班,可提供5220个优质学位,其中小学1680个,初中1920个,高中1620个,能有效满足市民对高品质基础教育资源的需求。
(二)从开工到竣工再到开学,历时一年时间,创造了高质高效的“淮南速度”
合作办学事宜敲定,学校建设快马加鞭。
2022年9月1日,学校一期开工建设。
2022年11月22日,第一栋单体小学教学楼主体结构封顶。
2023年6月30日,初中、小学部装饰装修完工。
2023年7月31日,竣工验收。
2023年8月31日,学校如期开学。
一年时间,淮南市委、市政府,淮南高新区和北京师范大学高度重视、鼎力支持,合力推动北师大淮南实验学校“拔节生长”。
在学校建设过程中,市委书记任泽锋,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志强等市领导多次赴学校施工现场进行调研指导,要求保质保量完成施工任务,严格开展竣工验收,完善软硬件设施配备,为师生们创造安全舒适的校园环境。北师大始终关注、支持淮南实验学校建设,安排专人全程跟进学校项目施工,并派专家组对学校进行开学条件评估和指导,确保学校安全、绿色、高质落成使用。
建设者们抗酷暑、战严寒、倾心血、洒汗水,加班加点奋战在工地上,克服了重重困难,精益求精,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北校区的建设任务,确保了学校的正常开学。
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建设者们的辛勤付出,为市民呈现了一所兼具淮南地域文化与北师大丰厚人文底蕴的大美学校。
(三)坚守教育初心,办高品质的教育,创建具有北师大育人特色的高质量品牌学校
“教育者,志为将来。北师大淮南实验学校是一所崭新的学校,它的每一步发展都在创造着历史。展望未来,是梦想,也是征途。”校长郝波表示,学校将秉承北师大百年优良传统和先进育人理念,以“做中国基础教育生态的建设者、重构者和引领者”为使命,以实施素质教育为重点,以育人模式创新为动力,以高质量育人为核心,推进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五育融合”,全力创建具有北师大育人特色的高质量品牌学校。
●坚持以人为本,突出硬件一流、环境优雅,为学生打造一方学习的乐土。
记者绕校园一圈,能够直观地看到教学楼、综合楼、艺术楼、实验楼、宿舍楼等多栋功能性建筑楼,所有建筑楼均有连廊相接,可以互通。副校长彭磊告诉记者,后期每栋楼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名字,如“晨曦楼”“丽泽楼”等,而“晨曦”“丽泽”等别致的名字都是从北师大地名楼名的元素中来。
教学楼内配备了篮球场,艺术楼内还有陶艺室、厨艺室、舞蹈室等培养和提高学生多方面素质的场所。校园的北侧有配套建设的足球场、篮球场等运动设施,站在教学楼上能看到醒目的彩虹跑道,仿佛能够想象出学生们在这里奔跑欢笑的青春模样。景观绿化等基础设施布满各处,一条蜿蜒的水系穿过校园,清澈的水缓缓流淌,搭建的小桥看似随意,却恰到好处地点缀在水系中央。
学校由北京市建筑设计院设计,以营造适合中国的“未来学校”为主理念,将地域文化与北师大丰厚人文底蕴有机结合,使学校现代高端大气而又文化气息浓郁。学校着力构建智慧校园体系,拥有智慧教室、智慧实验室、智慧图书馆、智慧食堂、智慧平安校园等先进的教学与生活保障设施,能满足高规格办学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坚守“教育者,志为将来”的初心,涵养“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学校进步”的生命成长共同体。
中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曾说:“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构建面向未来的、富有北师大特色的育人生态,涵养“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学校进步”的生命成长共同体。坚持用生命影响生命,用课程涵育生命,用文化浸润生命,不断激发学生的成长自觉,唤醒学生的内在动力,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让“生命自觉”高高扬起,让学生更充分地体认和提升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使之成长为担当时代赋予的民族复兴大任的国之栋梁。
●秉持“敦品励行、弘毅致远”的校训,用心用情用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学校管理团队由北京师范大学面向全国公开选拔,并在北师大附属学校任职多年,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成熟的教育思想,丰富的办学经验。
学校面向全国引进了71名新教师,其中,硕士研究生共31人,占比44%;各级骨干教师共23人,占比32%。71名新任教师于7月14日参加了由北京师范大学组织的全国附属学校的新教师培训。“这是持续半年的深度培训,涉及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常规、学科内容等多方面,由北京师范大学组织专家、资深教授及骨干教师进行相应的培训授课,为我们新任教师入职奠定了基础。”教师杨东说。
学校依托北师大基础教育学科共同体“云端教研”平台,发挥北师大博导和北京知名学校的专家、名师、教研员等教育资源优势,引导新任教师开展网上学习,学习先进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开展校本培训,让老师了解学校办学理念,将“敦品励行、弘毅致远”的校训,“无负今日,拔节而上”的校风,“以爱为核,循性涵育”的教风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学校还积极为教师发展建立机制、营造氛围、搭建平台、创设路径,使教师教有所成、育有所乐,获得专业发展,展现人生价值,成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以老师善教带动学生乐学,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作用。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在教学实践中,老师注重用渊博学识和品行去影响学生,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培养他们的人格品质,激发他们的兴趣爱好。为此,学校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生命成长规律,系统设计了以“涵育生命特质,丰盈生命意蕴”为内涵的从小学至高中的K12“一主线、三进阶、四领域”生命成长课程体系。通过分层、分类、可选、融通的课程,涵育学生“向善的品格、向美的身心、向真的学识、向新的行动”生命特质。同时,为学生营造校园文化、构建高效课堂、开展特色活动,使学生学有所获、习有所得,获得良好发展,实现生命成长。
展望未来,是蓝图,还是号角。目前,学校二期高中学段校舍及配套工程已开工建设,将于2024年6月30日前完成竣工验收,2024年9月开学前投入使用,届时学校将实现小初高十二年制一体化办学。
“‘一年社会认可,两年质量突出,三年树立品牌’,这是学校三年发展目标。”郝波表示,学校将勇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以“创未来教育之新,示品质教育之范”的奋斗姿态,引导教师坚守立德树人初心、担当教书育人使命,向着“打造具有北师大育人特色的高质量品牌学校”的目标昂首前行。(本报记者 朱庆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