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名作家琼瑶的“翩然离去”,引发了一场围绕生命观的热议。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们该如何过好这一生,又该如何看待和面对死亡?人类其实从未停止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大学生即将正式踏上社会,而青春的美好常常伴随着对现实的困惑和对未来的迷茫,该如何引导他们树立健康的生命观?
同济大学是全国较早系统开设生命教育课程的高校。深受学生欢迎的“生命的省思——如何过好这一生”课程,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体验活动,从心理学、哲学、教育学等多视角回应学生的现实困惑和生命议题。
12月20日,由同济大学党委学研工部、同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办的“师生共创:高校生命教育体验式课程实践”2024年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建设研讨会举行。国内生命教育领域专家学者,高校管理者、专业心理教师及学生代表齐聚,共同探讨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研讨会现场
什么是生命教育?
在联结中找寻人生意义
今年全国两会,有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将生命教育纳入学校基本课程体系,让生命教育成为不可或缺的“常态课”“必修课”。
究竟什么是生命教育?它包含了哪些内容?
浙江传媒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何仁富谈到,生命教育是以生命知识、生命体验、生命情境、生命叙事等方式,激发生命智慧、促进生命健康和谐成熟成长的教育,是深化人生观、内化价值观、知行合一的全人教育,是所有人终身需要的全民教育。
“生命教育,关注的是学生过得好不好,活得幸福不幸福。” 同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专职咨询师陆可心提到,生命关怀是生命教育的核心,要引导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努力提升生命质量,最终实现全面发展。
引导学生找到人生的意义,是生命教育的重要使命。华东政法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原主任、上海建桥学院心理中心顾问张海燕教授认为,人生的意义存在于各种关系中,比如为家人提供照顾、给朋友带来美好、为社会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等等。“只有当人与环境、与他人建立了关系,人存在的意义才会显现。给身边的人带来过美好,日子再怎么平凡都有意义。”
研讨会当日举行了生命故事写作工作坊
为何要对大学生开展生命教育?
照见“淡人”背后的心灵困顿
“脆皮”“空心病”“佛系”“45°青年”“淡人”……这些既是网络热词,也是当代大学生给自己贴上的标签。在东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曹宁宁看来,学生的这些自我调侃抑或自我定义背后,恰恰反映出他们对生命价值有所审视与思考。
2020年—2023年,东华大学对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滚动调研显示,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呈正向发展趋势,绝大多数学生选择拒绝“躺平”。而值得关注的是,后疫情时代学生参加各项社会实践活动的意愿相比疫情前明显降低。
“老师,我上这门课,就是想找人说说话,认识一些朋友。”同济大学体育教育部副主任李红在学校执教“生命的省思——如何过好这一生”“大学生活及个体心理发展”两门课程,一位学生道出的选课缘由令她印象深刻。
李红有着近20年的学生工作经验,在她看来,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与前辈相比有诸多不同:社会文化多元,社会氛围包容,教育和职业发展竞争激烈,物质生活相对充裕但精神生活具有不稳定性。她发现,当代大学生有着积极与消极心态交织共生的矛盾性;由于高度依赖网络世界,他们更容易在现实生活中感到孤独;他们有着更强烈的精神追求,也有着对自我需求的深度关注。
“有学生对我说:我只知道自己要优秀优秀再优秀,却不知道为什么要优秀。” 陆可心谈到,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以知识教育为主,对学生人格成长和生命观念的引导相对较少;大学阶段是青年人生观、价值观、生命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容易产生迷茫和困顿感,这些都呼唤着生命教育的开展。
“有学生告诉我,进了大学感到做什么都没劲。学习没劲,打游戏没劲,谈恋爱也没劲。”在复旦大学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孙时进看来,无意义感可以成为学生追寻意义感的起点,这为生命教育的介入创造了契机。
如何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更有效?
卸下师生身份,让灵魂与灵魂碰撞
生命教育的有效开展,显然不能靠“爹味说教”“灌鸡汤”。以体验触动心灵进而引发学生对生命价值的思考成为与会者的共识。
“小晨同学遭遇了一系列挫折:两门课程挂科需要补考,班委竞选失利,和异地恋的女友频繁发生矛盾……一连串的打击让他整天无精打采。如果你是小晨的室友,你会如何帮他走出困境?”李红在生命教育课上向学生抛出这一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角色扮演与小组讨论,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情感表达与挫折应对的能力。
她谈到,互动式实践是生命教育的一大关键词,教育者要设计多元互动活动,并保证学生均能参与,减少“旁观者”,让学生在密切互动中激发思维。
“在课上我有了和其他人深入交流的机会,认识了新朋友,真的很有意义。”“小组的同学接纳包容了我的焦虑情绪,他们的阳光让我感觉到活过来了。”有学生上完“生命的省思——如何过好这一生”课程后感慨道。
研讨会当日举行了“身体与心灵的对话”舞动工作坊
曹宁宁认为,开展生命教育首先要了解学生们喜欢什么,让活动设计符合当代学生的特点,回应他们的真实需求。
近年来,东华大学将生命教育纳入思政工作体系,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思考和拓展生命的价值。开展“哀伤与追思”主题团体辅导工作坊,举办生命故事演说大赛,组织学生前往敬老院、医院、墓园开展社会实践,举行生命主题美育活动……形式多样的生命教育实践活动贯穿全学年。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党委副书记周彬谈到,艺术疗愈技术可以成为生命教育的重要手段,它将舞蹈、绘画、戏剧等多元艺术手段作为沟通媒介,营造安全的教学环境和松弛的心灵空间,通过调动人的多种感官体验,触动心灵并达成育人目的。
师生开展生命教育主题桌游
何仁富补充,生命教育的开展要基于体验而超越体验,经由“感—念—问—悟”四个阶段,引导学生经历“由情入理”的过程,也就是将活动体验升华为生命觉醒的体悟。他常常将哲学家唐君毅的人生经历与思想引入生命教育课堂。在他看来,唐君毅从亲人离世、事业挫折、身患疾病等人生体验中提炼生死哲学,对当代学生具有启示意义。
“我想知道如何卸下心中的戒备,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我曾是一名留守儿童,我想疗愈成长过程中的创伤。”“我从小是一名体育生,一直朝着一个目标追逐,我很想了解同龄人有着怎样的人生目标。”……研讨会上,多位学生与同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教授姚玉红、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陆晶婧展开对话,勇敢表露自己的困惑和需求,并对生命教育的开展提出了建议:“希望老师可以真正地成为我们的朋友,在课堂上卸下彼此的师生身份,让灵魂与灵魂碰撞。”
文字:袁曼舒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