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驷马河大桥(省际桥梁)效果图
近年来,和县乘势而上,积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融入南京都市圈,在医疗保障、交通互联、产业发展方面快速跟进,发展形势喜人。
医疗篇:
高水平共建医联体 家门口享优质医疗
日前,和县居民王静带着孩子去南京市儿童医院和县分院看病,她告诉笔者:“自从和县有了南京市儿童医院分院,小孩生病了,我们再也不用往南京跑了,现在看病很方便!”
和县与南京山水相连,人文相亲,自古以来交流活动频繁。特别是近年来,和县不断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从医疗民生方面加快与毗邻地区合作步伐,先后与江苏省肿瘤医院、南京明基医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南京市胸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等9家医院进行深度合作,开展科室能力提升、技术指导以及部分临床重点科室(ICU、五官科、肾内科、消化内科等)的跨地区教学、查房坐诊、技术引导、选派医生进修等,以此提升和县医院整体医疗服务水平。
“南京市儿童医院是这些合作医院中比较突出的一家。”和县人民医院党委委员杨正是医联体这一新生事物从无到有从少变多的见证者,“过去,和县儿科医疗资源不足,而群众对优质儿科医疗资源的需求量却很大。”他坦言。
杨正清楚地记得2021年11月12日这个难忘的日子,和县人民政府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在和县人民医院正式挂牌“南京市儿童医院和县分院”。牌子挂了,但来医院看病的儿童却寥寥无几,为此,院方很着急,来坐诊的南京市儿童医院的医生也着急。为了能让更多的群众知晓,院方将南京市儿童医院和县分院挂牌成立的消息广而告之,同时建立微信群,请儿童专家在群里解答患者疑问。短短一个月时间,建成“南京市儿童医院和县分院患者咨询群”6个,群中人数达1800多人。“看到人数猛增,我心里很激动。”杨正笑着说道,儿科医生们都非常负责,即使不是上班时间,也会在微信群里给儿童患者家属回复,给的意见和建议也很及时到位。如此一来,来医院看病的儿童门诊量日渐增多,一天能达到100到150人。
田野是南京市儿童医院的一名副主任医师,从事这份工作已有18个年头,今年年初,他来到和县分院坐诊,每周三天坐诊,每天上午3小时、下午2小时共5个小时。他认为,医联体的实施,推动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能让更多和县儿童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据了解,新开辟的儿科门诊厅有400平方米,内有雾化室、喂奶室等,医院还计划再建一处400平方米的儿童休息室,根据儿童特点,设立一些安全的游乐休闲设施,预计今年年底前工程结束。
“和县已基本实现与南京市儿童医院同质化用药,并开通了转诊绿色通道,疑难、危重患者可通过和县医院直接转诊到南京市儿童医院,不需要重复挂号,方便了群众。”杨正说,目前和县人民医院还选派了2名儿童医生、1名护士、1名彩超医师去南京市儿童医院进修。除南京市儿童医院外,和县还与江苏省肿瘤医院、南京明基医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南京市胸科医院在肿瘤治疗化疗、耳鼻喉科、泌尿科、胸外科等方面加强深度合作,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推进中。
交通篇:
高标准建设交通网络 “新蓝图”促互联互通
“如今我们已完成‘12111+1+1’重点工程中的宁和公交换乘中心、高家冲公交班线‘+1+1’两项工程。”提及和县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工程,该县交通运输局工程师葛国庆如是说。
“12111”工程,指一个宁和高速、两条国道G346和G347、一条S328连接线、一条县道、一座老乌江大桥改造。
近年来,和县为落实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率先对接南京都市圈,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大力发展交通互联,推进毗邻地区交通无缝对接。
据悉,和县对两条国道的改建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其中G346滨江大道的项目建议书已获市批复,处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相关专题研究也在有序推进。G346滨江大道丰子河段长约900米,作为G346的先行工程,目前,该段工程已挂网招标,计划于今年11月15日开工。G346滨江大道起于和县黄坝丁家碾村附近,在海德化工西侧200米处与原G346交叉,向东北延伸,跨驷马河接江苏S356省道,全长约7.3公里,路基25.5米,红线宽45米,总投资10.9亿元,将于明年9月全线开工。G347改建工程的项目建议书正在编制,该项目起于黄坝互通立交桥处,向北跨省道S438乌香路,再向东北跨驷马河后沿明发江湾新城北侧往东接国道G347浦乌路,全长约18公里,路基宽25.5米,总投资约20亿元。G347项目计划明年完成前期准备工作,2024年启动建设。
S328省道建设项目建议书已完成编制,工程可行性研究已开展。张杨路是一条旅游县道,它连接江苏星甸,可带动温泉旅游小镇香泉镇的经济发展,同时方便群众出行。该道路全长6.3公里,按三级公路设计,路面宽7米,路基宽8米,总投资6000多万元。项目建议书、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已获批。
乌江老桥连接着南京与和县,这座桥历经50年的风风雨雨,如今桥上已设栏杆限制货车通行。该桥2020年被评定为四类桥,目前正在做前期设计工作。
宁和公交换乘中心已于2020年9月启运,占地15亩,设有旅客接待中心、办公室、功能室、汽车停放点、抢修房等。高家冲班线也于2020年11月开通,全长约35公里。“现在去南京坐高家冲班线,只需1个小时就能到地铁站,票价很便宜,只要5块钱,以前从和县到南京江北站票价20元,还要花钱转南京公交车到南京市区,现在省钱又省力。”乘客夏女士感叹有了这条班线,去南京真方便。
“除此之外,宁和市域(郊)铁路、和县通用机场、G4222高速和G4231高速、皖江港,这些项目将和县拉入长三角立体交通网中,与南京、长三角联系将更加紧密。”葛国庆笑道。宁和市域(郊)铁路从高家冲经浦和产业园、和城到郑蒲港高铁站,全长40多公里,总投资约149亿元,目前正在推进中。和县通用机场建成后,将成为全市唯一一座通用机场,由省通用航空集团推进,总投资约1.5亿元。G4222是一条从和县至湖北襄阳的高速公路,以宁和高速末端为起点,经盛家口北侧到含山境内,在我市境内全长约42公里,路基宽34.5米,其中和县境内16公里,是南京至合肥的第二条高速通道。G4231高速是一条从南京到九江的高速公路,穿境和县约15公里,起点为滁马高速姥桥互通,向西南经功桥镇,跨牛屯河到含山境内。
他特别提到总投资15亿元的和县皖江公铁水联运通用港——皖江港,该港于去年10月12日开工,占用岸线590米,后方陆域占地510亩,将为和县、含山、合肥经济圈及皖北等经济腹地提供通江达海的平台。
2021年9月开工的宁和高速(安徽段)目前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2024年年底前将通车。它实现了当年全省高速公路建设3个“第一”,即第一个开工建设,第一个以县为主体推进实施,第一个BOT模式建设。宁和高速(安徽段)通车是和县人多年的梦想,它一朝变为现实,将结束两地没有高速直连的历史,通行时间将由现在的1.5小时缩短至40分钟,工程总投资25.88亿元,现已完成6.3亿元。
在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宁和高速公路项目现场,挖机、吊车、钻机等100台(套)土方机械正在作业,项目副经理汪振亚谈到项目建设时,语带笑意道:“工地每天有280多人进场,每天产值在200万元,路基桥梁全面开工,临时便道、拌和站、钢筋厂等大型临建设施已投入使用,工人们正在利用晴好天气按计划施工。”
中国铁建重庆投资集团安徽宁和高速公路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张国辉介绍说,宁和高速项目已于去年11月27日先期开工,利用330亩地块进行临时道路、用电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国庆不放假,工人们抓紧时间对特大桥桩基础、涵洞路基进行施工。他补充说,今年的重点是桩基础、土石方,目前制约工程建设的高压线,已由和县交运局招标拆除,明年土石方一旦结束,将实施路基防护工程,2024年的重点将是路面施工和交安工程建设。
谈到对和县干部的印象,张国辉连用“三个好”形容。第一是服务好,在和县办理注册仅用一周时间,政府成立重大建设交通基础设施指挥部和专班,注册时间快;第二是协调好,用地面积1743亩,线路长14.2公里,半年时间就将临时用地沟通好,政府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从立项到土地批复只用了8个月;第三是保障好,指挥部对于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沟通协调及时,现场调度有力。
张国辉还将宁和高速项目与公司已建或在建的其他17条高速项目作了比较,他认为宁和高速是这些项目中推进速度最快的。他对和县“只要企业定了干,一切手续政府办”的服务模式印象深刻,“和县对企业的服务、协调、保障到位,使得项目建设无后顾之忧。”
产业篇:
高质量优化营商环境 “一体化”引“凤”来栖
“我们的高性能材料预制拼装桥面板,可以实现像搭积木一般组装一座桥。”江苏新构智能制造科技有限公司和县分公司项目经理张书飞这样描述企业的产品,“这种施工材料和施工方式不占用施工场地,还可在道路半通行状态下进行拼装。”
得益于这种“搭积木”式的组装方案,企业还未投产,便已收到一笔2亿元的宁淮跨线桥的订单。
“项目一开始打算落户南京市浦口区。”浦和产业合作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高华说道。彼时,和县与南京市浦口区相继签署《和县—浦口区跨界一体化发展框架协议》及《“伙伴园区”合作框架协议》。同年,浦和产业合作示范区揭牌,主动承接南京乃至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围绕“高质量”和“一体化”,实现错位发展、配套发展。“当时,企业建设用地需求大,浦口难以满足。在这样的际遇下,浦口区与我县一拍即合——企业研发在浦口,转化在和县。这种方式正是浦和一体化发展的生动写照。”高华说。
这样的产业布局也正合企业“心意”。“和县交通区位优势明显,这里有长江黄金岸线,处于南京一小时都市圈,公铁水运便捷。”选址和县,张书飞也提前做了“功课”,“同时,相对较低的土地成本和人力成本,也是吸引我们落户的重要指标。”
在原有低效企业“腾笼换鸟”的基础上,企业创下一个月开始主体建设的“高速度”。这也让张书飞收获了意外之喜:“节省了打地基、路面硬化等大量工序。施工前,园区还为我们协调办理了容缺施工。遇到大事小事,跟踪负责的领导都会及时为企业纾困。”张书飞还补充道,下一步,企业将在这里建设1000平方米左右的实验室用于研发。
和县营商环境的优化,成为浦和园区吸引长三角等企业落户的一大“招牌”。截至目前,浦和产业园已有40余个项目成功签约落户,总投资超130亿元,其中80%的项目来自长三角地区。而使“一体化”长足发展,更有赖于科学的顶层设计和发展规划。
在浦和园区,有一片面积200余亩的空地。高华说,未来,这里将建成由园区直管的集研发、小微企业孵化、标准化厂房于一体的智能制造产业园。“通过租赁或先租后售的方式,让一些资金尚缺乏但有发展前景的小微企业落户,实现创新研发成果转化,让人才与科技能够发展无忧。而其他符合园区发展定位的企业,也能够‘拎包入住’,迅速投产,更好地为园区及合作区企业做好上下游配套。”高华说道。
和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李善表示,下一步,和县将围绕浦和跨界一体化、最美山水田园、绿色智造高地的发展愿景,着力打造长江流域跨省生态共赢先行区、省级沿江绿色产业协同创新区、都市圈文农旅联动发展典范区、跨界城乡社会融合治理样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