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出台了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到2024年,全省共实现城乡新增残疾人就业5.55万人,政府兴办的贸易市场,新增便民服务摊点应给残疾人预留10%;全省残疾人大学生就业率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新增公办便民服务网点预留不低于10%给残疾人
方案提出,国有企业,应带头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未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应当及时足额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政府和街道兴办贸易市场,设立商铺、摊位,以及新增建设彩票投注站、新增建设邮政报刊零售亭等便民服务网点时,应预留不低于10%给残疾人,并适当减免摊位费、租赁费,有条件的地方应免费提供店面。
对于民营企业,全省还将组织一批头部平台、电商、快递等新就业形态企业定向支持残疾人就业创业。各级残联与民政部门、工商联、企业联合组织及行业协会商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要加强合作,为民营企业助残提供各类培训等必要服务。
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残疾人就业生产增收
未来,全省将引导残疾人组织帮助残疾人就业创业,选择一批已经形成一定市场规模、运行稳定的就业项目,加大扶持力度,带动辐射更多残疾人就业创业。帮三年行动中,全省每个县(市、区)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不少于2个。
对于农村残疾人群体,全省将通过各种有效服务,扶持农村残疾人或其家庭成员从事种植、养殖、加工、乡村旅游、农村电商、农村寄递物流等行业。未来,将帮助易返贫致贫监测对象中残疾人家庭成员就业创业,按规定享受就业创业相关扶持政策。今后,省直各单位定点帮扶项目资金要向残疾人就业倾斜。
“一人一策”实现残疾人大学生“一人一岗”
对于残疾人大学生就业群体,安徽将把残疾人高校毕业生作为重点对象,纳入机关、事业单位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和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一方面,优先推荐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岗位,争取残疾人大学生通过“一人一策”实现“一人一岗”,全省残疾人大学生就业率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另外,促进残疾人高校毕业生在常住地平等享受公共就业服务。为残疾人应届毕业生按规定发放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将残疾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纳入“24365校园网络招聘服务”、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全国人力资源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2+N”招聘等活动。
运用市场手段提高残疾人
职业技能培训就业转化率
为加强残疾人就业服务保障,今后,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将残疾人就业纳入服务范围,扶持一批残疾人就业社会服务机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按规定将就业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支持依托市场化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推进残疾人就业工作落实,对推荐残疾人稳定就业一年以上的服务机构,按就业人数给予残疾人就业服务奖励。
到2024年,全省将提升残疾人就业创业能力,运用市场化手段择优选择培训主体,对有就业需求和就业条件的就业年龄段未就业残疾人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或创业培训,提高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的就业转化率,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按规定给予培训费、生活费(含交通费)补贴。
合报全媒体记者 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