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苏皖合作示范区和“一地六县”合作区建设重点工作落地见效,今年以来,市苏皖合作示范区管委会区域合作局创新建立政策争取、交流合作、制度创新“三项工作”机制,取得阶段性成效。
政策争取按下“快进键”。推动郎广两地和市直有关单位赴省直部门汇报对接140余次,合作区和示范区新增项目布局84个、政策性资金10.54亿元,发行2022年度“一地六县”非标专项债5.37亿元,政策红利在宣城区域加速释放。
交流合作结出“丰硕果”。今年以来,推动郎广两地和市直有关单位与长三角地区新签署合作协议21个,开展联合活动64次。达成包括宣城和湖州建立税收协同机制,广德、长兴、安吉三地共建长合区“共享法庭”备忘录,苏皖合作示范区人力资源市场(郎溪、广德分市场)挂牌成立等一批“3个1”工作成效。
制度创新释放“新活力”。机制建立后,涉及合作区和示范区的2批次28项制度创新经验加速复制推广,形成包括开通8条省际毗邻公交线路,南京都市圈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由用人单位直接互认,与南京市、常州溧阳市、湖州长兴县等地建立联合河湖长制等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工作经验,为合作区和示范区高质量发展释放创新活力。 (吴珺怡)
来源:宣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