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公布了2022年“大国农匠”全国农民技能大赛获奖选手名单。与此同时,为建立“大国农匠”人才库,由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创办的全国农民技能大赛日前又正式启幕,并决定自今年起每年举办一届。
“大国农匠”的亮相,顺应了时代潮流,也改变了人们对农业的认知。在我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农民”多是一种身份标签,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科技与产业的变革,手机渐成“新农具”,数据成为“新农资”,直播成为“新农活”,种地也可评职称,参保能领“退休金”……农业现代化、农民职业化正成为发展趋势,过去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新时代新征程,不仅需要“大国工匠”,也需要“大国农匠”。推动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有高质量产品,而高质量产品尤其是那些制造业精品则离不开“工匠精神”。同样,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发展绿色农业、品牌农业,生产高质量的农产品,也需要以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来形塑职业农民,锻造“大国农匠”。在此次全国农民技能大赛的获奖选手中,既有种养能手,也有创新创业人才,还有农村电商达人,涵盖了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他们把青春梦想放飞在希望的田野,用自己的劳动创造为“大国农匠”书写了时代注脚。
人才是第一资源。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目标,要求“扎实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民是主体,人才是关键。这些人才既包括从事基础性研究的高端科研人才,也包括奋斗在产业一线的“大国农匠”“。大国农匠”是新型职业农民方阵的排头兵,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参与者,更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建设者。尊重他们,就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就我省来说,无论是推动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还是实现农业现代化走在全国前列,都离不开“大国农匠”们的奋斗和创造。为此,要进一步完善“大国农匠”的技能提升体系、职称晋升体系、服务保障体系,并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提高农民科学素养,培育和带动出更多的农业技能人才,从而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基础性、战略性人才支撑。
- 来源: 安徽日报
- 作者: 邹元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