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星教育新闻网
筑牢诚信之基 赋能亳州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11-19 15:28:59来源:亳州晚报
浏览次数:作者:

  11月17日下午,记者从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2021年,亳州市在省政府对亳州市政府社会信用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中位居全省第5位,取得历史最好成绩;在全国261个地级市最新一期城市信用监测排名中位居第69位,较去年同期提升34个位次;1月11日,全省推广“信易贷”模式现场会在亳州市召开;8月30日,省税务局、省发展改革委等25个部门联合印发《安徽省“纳税信用绿卡”暂行办法》,亳州市“税信通”联合激励政策在全省推广……近年来,亳州市委、市政府扎实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协调发展,高质量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强化信用信息归集能力建设。亳州市实施“双公示”、信息“日监测、周反馈、月调度、季通报”工作机制,在常态化归集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的同时,将行政强制、行政奖励等行政行为信息,以及水、电、气等特定信用信息纳入归集范围。2022年1-10月,亳州市信用平台累计归集信用信息2571.3万条,其中“双公示”信息93.4万条、行政强制等5类行政行为信息1.2万余条,水、电、气等特定信用信息274万条。

  亳州市升级改造亳州市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信易贷”平台),并实现与省平台接口对接,及时调用省平台海关注册、法院判决等信息,提高市场主体信用画像精准度,打造“永不打烊”的线上“金融超市”;组织辖区内金融机构入驻“信易贷”平台并发布信用产品,引导信用变现。截至10月底,亳州市“信易贷”平台累计入驻金融机构47家、发放信贷产品104个,累计实名登记注册市场主体61848家、授信总额超过100亿元,为企业融资发展注入金融“活水”;纵深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当前农户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用信户数分别为22810户、3262户,贷款余额分别达到20.52亿元、6.03亿元。亳州市还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力推动长三角征信链平台应用,累计开展平台查询2382笔,依托平台发放企业贷款52.21亿元。

  亳州市创新事前环节信用监管,开展信用承诺和信用报告应用,编制亳州市可实施审批替代型信用承诺事项清单,累计录入事项190个,鼓励市场主体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等生产经营活动中主动应用信用报告。

  亳州市加强事中环节信用监管,全面归集法人和自然人信用信息,记录信用行为,做到可查可核可追溯;在园林绿化施工、交通安全管理等领域建立公共信用评价制度,累计对外公开信用评价监管措施20个、公共信用评价结果近4万条;在劳动保障、生态环境等30个行业开展信用评价,并依据信用评价结果,对监管对象采取差异化监管措施。

  亳州市还完善事后环节信用监管,健全失信联合惩戒对象认定机制,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查询使用联合奖惩对象信息,做到“逢报必查”“逢办必查”;开展严重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全市列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的企业占存续企业比重0.71%,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亳州市依托公共信用信息和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信息,在行政审批、文化旅游等35个领域出台“信易+”产品服务制度文件,并在“信用亳州”网站开设“申请信易+优惠”专栏,信用产品应用范围进一步拓宽,继续实施“税信通”联合激励措施,截至10月底,全市银行机构下调A级纳税人贷款利率至4.6%,较市场平均贷款利率下浮30%。

  亳州市充分利用“6·14信用记录关爱日”“信用亳州宣传月”等活动,开展诚信教育宣传,编制“以诚信为本,载千年药都”信用宣传微视频,累计发放诚信宣传单15000余份,积极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同时,亳州市还开展信用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系列活动,引导失信主体线上进行信用修复,帮助企业重塑信用;加大征信意识普及,传导理性消费观念;开展“诚信示范街区”和“诚信商圈”评选,认定亳州高新区万达广场、涡阳青牛广场和谯城万达广场3家单位“诚信示范街区”,认定市区建安文化广场、利辛翰联商业广场、蒙城天河广场“诚信商圈”称号。(记者 武景)



来源:亳州晚报   


品牌战略合作伙伴
免责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中国红星教育网 ©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12969号 域名:www.cnhxjy.cn
皖公网安备3401110200327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皖字第01383号  技术支持:分形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