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合肥市合水路,长丰县交通运输局通过安徽省部省共建治超联网管理信息系统的电子围栏布控功能精准查获一台违法超限超载车辆。一直以来,被称为公路“第一杀手”的超限超载都是交通治理的重难点,不仅会造成路面损坏、桥梁断裂,还会诱发大量道路交通安全事故。12月2日是第十一个“全国交通安全日”,在建设交通强国战略的要求下,非现场执法正逐渐成为治超工作的重要途径。
自2020年起,安徽联通先后为省交通厅、合肥芜湖、长丰、界首、利辛、青阳、宁国、全椒等地建设了省市县三级“科技治超”系统,利用数字手段对货运车辆超限超载行为进行治理。在长丰县合水路段,双向车道都安装了两排高耸的道路门架,摄像头的闪光灯会随着过往车辆亮起,它们就是非现场执法系统的一部分。
当车辆行经检测路段时,系统自动检测通行车辆的总重、车型、轴数等信息,自动甄别车辆是否超限超载,并通过车辆抓拍功能,自动保存证据。同时,情报板将即时显示超限车辆的称重情况,提醒车辆到指定卸货场,自行消除违法状态。未按照指示标志及时进入指定卸货场、消除违法状态的车辆,经执法人员审核后记入违法记录。
据了解,该套系统涵盖了执法布控、运行监督、执法协同、研判分析、系统管理等功能,通过视频监控、AI识别、微服务等技术,将过往货运车辆的检测时间、检测地点、车辆轴数、车货总质量、超限比例、车速、车脸、车身及车尾图像等多维度信息实时回传至信息指挥中心,并把高速入口检测纳入全省治超体系,实现全省联网治超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工作人员在大厅内就可以直接对经过系统识别的超限超载违法行为进行审核。长丰县交通运输局胡局长表示:“该系统可对经过的货运车辆进行全天24小时不停车、不减速的精确称重检测,有效解决了我们执法人员不足、取证难、执法安全等问题。”
线上发现、线下查处,安徽联通打造的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运行后,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治理成效。今年以来,长丰县已查处了783起道路违法行为;截至11月,长丰县整体超限率已降至0.37%。宁国市整体超限率由16.87%下降至2.8%,遮挡号牌、蹲磅等避捡行为得到大大遏制。
“文明守法 平安回家”是今年全国交通安全日的主题。下一步,安徽联通将围绕“十四五”时期我省关于“加快交通强省、推进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要求,提升治超执法工作效率和水平,精准打击车辆严重违法行为,稳步推进治超工作科技化、制度化、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