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赵以宝)7月25日至26日,第二届各省区市社科普及基地讲解员大赛在云南大理举办。经紧张激烈角逐,我省选送的3名选手成功斩获10个一等奖中的2个、优秀奖1个,合肥市社科联、阜阳市社科联、宿州市社科联、安徽博物院、阜阳市史志馆、宿州市博物馆分别获评优秀组织奖,获奖总数9项,居全国第一。安徽也是全国唯一荣获两个一等奖的省份。
图为比赛现场
本次大赛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主题,由全国各省区市社科联主办,云南省社科联、中国新闻社云南分社承办,中共大理州委宣传部、大理州社科联协办。来自全国28个省区市的81名社科普及基地讲解员同台竞技,共同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故事。大赛线上直播同时观览量达80.2万人次。大赛设一等奖10名、二等奖16名、三等奖20名,及个人优秀奖和优秀组织奖。
本次大赛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主题,由全国各省区市社科联主办,云南省社科联、中国新闻社云南分社承办,中共大理州委宣传部、大理州社科联协办。
安徽省社科联于4月下旬启动省内选拔,经层层推荐、专家评审、线下竞技、集中轮训,最终来自合肥、阜阳、宿州的三位讲解员从全省459名选手中脱颖而出,组队代表安徽参赛。安徽选手以不同视角推宣安徽优秀传统文化,向全国观众精彩展示了体现时代特征、彰显徽风皖韵的安徽文化软实力。
选手易翔
一等奖选手,来自安徽博物院的易翔以《风声罍起》为题,用院藏文物“春秋镂空龙耳罍”引出合肥“罍文化”与科创发展的相互结合,向大家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选手张程
一等奖选手,来自宿州市博物馆的张程讲述了中国名字最长村庄——“孝哉闵子骞鞭打芦花车牛返村”背后的孝亲敬老故事,用全国道德模范和“中国好人榜”入选数均居全国第一、全国文明城市总数居全国第二的硬核成就,让全国观众真切感受到孝道思想在江淮大地的孕育和传承。
选手郭尔卓
个人优秀奖选手,来自阜阳市史志馆的郭尔卓从农耕文明切入,向大家介绍了以徐淙祥为代表的农耕文明传承人是如何将古老农学嫁接于现代科技,在“百亿江淮粮仓”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丰收奇迹。
近年来,安徽省社科联在人才队伍建设上持续发力,构建了专兼职结合的社科普及骨干队伍,先后有多人因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突出,获中宣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旅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共青团中央等部门褒奖。下一步,安徽省社科联将进一步提升社科普及效能,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和加快建设繁荣兴盛的文化强省贡献社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