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期间,有人违规举办竞赛活动。比如,某微信群散布大年初六线上举办“希望数学”竞赛消息。对此,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了严肃查处,相关机构已发布没有参与举办违规竞赛的声明。教育部再次提醒广大学生和家长,凡未列入教育部公布的《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的均属违规举办的“黑竞赛”;所有竞赛的结果均不得作为中小学生招生入学依据,也不得作为中高考加分项目。
在教育主管部门的严格治理之下,各类“黑竞赛”已经明显减少,但仍有一些竞赛通过改头换面、打擦边球等形式吸引部分学生及其家长投身其间,不仅扰乱了正常的竞赛秩序,更消解了“双减”政策的功效。为了维护良好育人环境,需要共同抵制“黑竞赛”,并凝聚起打击治理“黑竞赛”的多方合力。
“黑竞赛”虽时而发生,但影响力终究大不如前,也多从明目张胆变成了偷偷摸摸进行,这说明对于“黑竞赛”的打击是有显著效果的,下一步还需保持高压态势。“黑竞赛”改头换面快、主办成本低,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是常规操作,甚至还有从线下转到线上的趋势,打击起来难度的确不小。管理部门要与时俱进、见招出招,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斩断“黑竞赛”信息传播链条,并发动广大家长、学生参与到对“黑竞赛”的举报监督中来。
“黑竞赛”之所以魅力不减,关键还在于其打出的“考试获奖、助力升学”等营销噱头对一些学生及其家长有吸引力。尽管教育主管部门一再重申“所有竞赛的结果均不得作为中小学生招生入学依据,也不得作为中高考加分项目”,但在实践过程中还是存在打折扣的现象。个别学校不仅将竞赛结果作为加分条件,有些甚至直接为“黑竞赛”站台背书,以期达到违规掐尖招生和利益勾连等目的。
“黑竞赛”的背后,往往存在“白手套”活动的魅影,他们可能是一些名校的负责人,也可能是有利益关联的普通教师,还可能是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这些“白手套”不除,“黑竞赛”可能就永无禁绝之日。因而,在查处“黑竞赛”的同时,还需要对这些内部的违法违规“白手套”加以清理。
外打违法违规“黑竞赛”,内查监守自盗“白手套”,如此才能更好营造育人的良好环境。但让“黑竞赛”绝迹,离不开广大家长、学生对竞赛认知的改变。各类竞赛之所以长盛不衰,甚至延伸出了规模庞大的“竞赛经济”,与一些家长的功利观念密不可分。当大家总想着通过参加竞赛在升学、招生中占得先机,走上捷径,自然就会有违法违规者投其所好,“黑竞赛”也就有了生存土壤。
把竞赛当成“敲门砖”的做法已然行不通,很多时候所谓的“助力升学”不过是营销噱头乃至行骗套路,而且长期让孩子参加各类他们压根不感兴趣的功利性竞赛,极有可能消磨他们真正的兴趣。因而,很有必要让各类竞赛回归兴趣属性,成为校内学习的有益补充,如此竞赛才能更好发挥挖掘潜能、拓展视野、培养兴趣的功效,助力学生更加全面多元发展。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作者:夏熊飞
《中国教育报》2023年02月07日第2版 版名:中教评论·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