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不久前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加强对青少年的历史文化教育,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小就植入孩子们的心灵。”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摇篮。遵循青年学生成长成才规律,自觉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育人全过程,凝聚各族师生民族团结共识,是高校服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题中应有之义。
把强化理论武装作为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必须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遵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科学揭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道理、学理、哲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既对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提出了明确要求,也为将这一理论体系融入高校育人全过程提供了指南。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育人全过程,要自觉强化理论武装,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正确认识和深刻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文化渊源、时代内涵。同时,发挥高校资源优势,搭建多样化的师生理论研究平台,组建学科交叉的梯队性研究队伍,为加快形成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注入不竭动力。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各族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巩固各民族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要从高校育人全局出发,把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发挥好课堂育人主阵地作用,开发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课程,不断挖掘课程育人资源。同时坚持学生在哪里,育人阵地就在哪里的理念,借助校内外各类活动平台,通过专题读书班、交流分享会、巡讲团、艺术展演、田野调查等多种方式,开展全面系统的民族团结理论学习活动,营造浓厚的民族团结教育校园氛围,引导青年学生深化体认、凝聚共识,自觉以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武装头脑。
以认同教育构筑共有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引导各族群众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同心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五个认同”凝结于各民族缔造和捍卫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生长于各民族互鉴融通、兼收并蓄的伟大实践,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也是高校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着力点和关键处。加强青年学生“五个认同”教育,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不断创新和发展育人路径,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青年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要坚持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全校上下一盘棋的育人格局,吹响校内组织、宣传、团委、学工、教务等各部门协同联动集结号,切实实现“五个认同”教育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推进,有效凝聚育人合力。要牢牢把握学生代际特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载体,深入广泛开展国情教育、政治理论教育、历史文化教育等,不断提升学生的站位和认知。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开展广而精的文化育人活动,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行为文化建设,在润物无声中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高校青年学生的自觉信念。要从历史和现实中把稳民族团结之脉,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史中,在面向未来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代新征程中,探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旨和依归,为青年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给养。
以社会实践推进交往交流交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途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要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在社会实践和日常生活中寻找交往交流交融的落脚点。高校要通过建立长效化实践育人机制,引导青年学生不断磨炼本领、增长才干、以知助行、以行践知,以蓬勃朝气和创造活力推动中华民族团结进步、永续发展。知信行统一,就要在社会实践中贯通所学理论与国情社情。要进一步充实实践育人的形式和内容,紧密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锚定国家重大节日、重要历史事件或社会热点等,创设多样化的教育实践活动。充分挖掘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历史遗址等中华文化资源,打造调查研学等社会实践品牌项目,为学生深入各民族地区,面对面接触、沉浸式体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演进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历程提供更多机会,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投身民族地区志愿服务、乡村振兴、教育帮扶、基层调研,在服务民族地区繁荣发展的鲜活实践中,增进对民族团结进步的切身体悟,深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认知和情感认同。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高校必须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育人全过程,用心用情让民族团结之花开满校园,让高校育人主阵地成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有力支撑,助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作者系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作者:韩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