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岳西县田头乡田头中心学校,经常能见到一位背着手在路上哼唱小调的“老头”,他身着深色衣服,头发花白大半,每当孩子们围在他的身边,他总会感慨一句,“这一生把高腔带进家乡的校园,值了!”
他是岳西高腔非遗传承人蒋东奇,也是田头乡一家民间剧社社长。这些年,他生活和工作重心都在田头中心学校小学和初中两个校区,“还是和鼓锣作伴,只是身边多了很多娃娃。”蒋东奇说,乡村振兴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我不想成为大艺术家,只想传承好岳西高腔。”作为一名非遗传承人,让家乡人爱上高腔、唱起高腔是蒋东奇最大的心愿。
蒋东奇指导学生们演奏乐器
高腔进校园困难重重 思考为其注入新鲜血液
“童心唱响,云上岳西映山红,脚踏红土地,点染中国红……”10月12日中午,学生们正利用午休时间练习着岳西高腔,有的在奏乐,有的在表演,有模有样。一段表演结束后,蒋东奇对其中的问题一一指导。“学习高腔是一件骄傲的事,我想做到最好。”六年级学生柳义婷在听完蒋东奇的指导后,开始反复练习刚刚失误的动作。
2013年,在当地政府和学校的支持下,蒋东奇怀着满腔热血,带着岳西高腔走进校园,但当时的蒋东奇并不知道他即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回忆起进校园最初的那段日子,蒋东奇感慨万千,“学生中不乏好苗子,一些学生嗓子不错,身段又好,接受能力也强,但当时大多数家长并不把高腔作为一个才艺。”为了不让学习高腔和学习文化课起冲突,蒋东奇将高腔兴趣班定在了最后一节课或者晚上,但家长的反对还是会有。虽然在学校的帮助下,越来越多的家长理解了孩子学习岳西高腔的意义,但在蒋东奇心里,带着孩子们取得成绩,才是说服家长最好的办法。
岳西高腔的唱腔没有谱子,蒋东奇就一句一句教唱;童音很难完美呈现唱腔,蒋东奇就略作改动,努力达到原汁原味;孩子们时常闹别扭,蒋东奇就和他们做朋友,坐在一起闲聊;排练大戏不能占用文化课时间,蒋东奇就和孩子们用了40多个夜晚排练……2017年,《红色岳西绿色梦》获得首届全国青少年戏曲嘉年华戏曲进校园最佳创作奖;2019年,传统剧目《三星赐福》获得最佳组织奖……
获奖后,支持的家长多了,不理解的声音少了。蒋东奇说自己要感谢的人太多,“感谢政府和学校的支持,感谢家长的理解,但最感谢的还是孩子们穿上传统服饰,拿起传统乐器,在一个个夜晚坚持排练。”今年,一位《红色岳西绿色梦》的“老演员”在大学选择了音乐专业,经常在师生面前表演岳西高腔,将岳西高腔带进大学校园。听到高腔能在孩子们的成长路上产生正面影响,是蒋东奇最开心的时刻之一。
“要把好苗子送进专业的学校培养,不断提高高腔从艺者的素养。”这是蒋东奇对于发展高腔的理念。而如何让有意者回到家乡发展,或在城市内扩大高腔受众群,为高腔注入新鲜血液,是蒋东奇正在努力和探索的方向。蒋东奇一直鼓励自己的学生传播高腔,也一直和已走出乡村的孩子们保持联系,鼓励唱给更多人听,“一门古老的技艺,要在现代社会传承和发展,绝非一人之力。”
乡村剧社演出少收入低 尝试让其重回民俗做红火
“年轻人才是未来。”目前,蒋东奇的剧社里,40岁以上的演员占绝大多数,去年和今年,相继有演员离开剧社外出务工……“都是好苗子,留不住人的症结在于演出少,收入低。”蒋东奇说。在“送戏进万村”等政策的扶持下,剧社一年能有10至20场演出,平均一个人靠演出一年只有2000多元收入,但排练却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留在乡村的年轻人本就不多,岳西高腔自身也尚未壮大,吸引不了年轻人回乡。”蒋东奇深知岳西高腔在家乡发展的症结,但如何解决难题,是一个长期的挑战。
在蒋东奇的记忆里,一直有一个画面——一位身着白甲的将军挥舞长枪,做、打和唱、念一气呵成,那是岳西高腔的传统剧目《长坂坡救主》。蒋东奇小时候在家乡的舞台上看过这出戏,这也是蒋东奇最想亲自呈现的剧目。2014年,蒋东奇开始计划排演,服装都买好了,但在武戏的排练中,剧社平均年龄偏大的问题暴露了出来,很多动作都无法完成。对传统剧目要求及其严格的蒋东奇最终放弃了这出戏,“除了武戏,一些人数要求多的大戏,也很难排练和演出。”人数少、年龄大成了蒋东奇和剧社在高腔艺术追求道路上的“拦路虎”。
针对这一问题,蒋东奇的努力从未停止,“把岳西高腔做红火,才能改变缺少年轻人的现状。”蒋东奇说,岳西高腔的根在民俗中,让高腔重回民俗,是发展的前提。“现在人们办喜事的选择越来越多,但几乎没人会选择岳西高腔。”蒋东奇意识到办喜事无疑是一次村民的聚会,而曾经的高腔,在这些聚会上时有出现,融合在乡村民俗中,得以传承。在蒋东奇的号召下,剧社成员在办喜事时,会让剧社表演岳西高腔。
“我今观看西墙景,荣华富贵万万春,荣华富贵万万春。”“门楼景致观不尽,回到绣楼自用心。早生贵子跳龙门。”“海上蟠桃初现,人间岁月如流,开花结果几千秋,来在华堂庆寿。”……让岳西高腔重回民俗,是蒋东奇的一次尝试,也是正在坚持做下去的事。
创新前不能丧失本质 不断打磨只为还原高腔本色
蒋东奇一直要求社员在传承时不要丧失本质,“保留传统剧目的原汁原味,是民间剧社必须去做的事。”蒋东奇编排了大量的新戏,但在继承传统剧目和学习传统唱腔这方面,一日也没落下。
在初学岳西高腔时,蒋东奇会花大量的时间去听老前辈唱,无论是现场还是光盘,蒋东奇都听得格外认真,边听边琢磨,然后把自己唱的戏录下来反复对比,找出自己和老前辈的差别。“有些老前辈没有严格对鼓板,细微的地方要靠自己慢慢对,慢慢摸索。往往一研究就是一整夜,只有熬过了数以万计的夜晚,才能真正把戏学成。”蒋东奇说。
除了对自己要求严格外,蒋东奇对于剧社社员在继承传统方面也从未放松要求。“一些初学者发不出某些音,你是否会改变唱腔,让更多人可以适应?”面对提问,蒋东奇突然严肃起来,“不改!不能让传统唱腔来适应我们,应该是我们去贴合传统唱腔。”蒋东奇也鼓励社员找到自身特点,把戏唱出自己的特色,但再有“个人风味”,其本色不能改变。
在蒋东奇心中,继承好岳西高腔的传统唱腔是一种执念。岳西高腔不是大剧种,不具备大剧种拥有的一些优势,例如学术研究者多、理论体系成熟、普及范围广、知名度高、有一定数量的专业院校、优质演员多等,这些都无法和大剧种相比较。所以传承好现有的火种,对于岳西高腔的发展至关重要。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乡村里的非遗是埋在时代中的瑰宝。蒋东奇的岳西高腔传承路还在继续,让家乡重燃高腔热,让高腔走出乡村,走上更广阔的舞台,是蒋东奇已经奋斗了15年的事业和理想。(见习记者 管炜 文/图 记者 徐志远 通讯员 梁月升)
来源:安庆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