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京12月31日电(崔雯雯)跟着非遗大师学技艺、在线听名家讲座、在文创中心购买心仪的帆布包……近年来,拥有百年建馆历史的南京图书馆,以“阅读”为原点,探索打造多元文化空间。
复刻古籍里的美味
《随园食单》是清代文学家袁枚所写的饮食名著。去年开始,南京图书馆历史文献研究馆的研究员史星宇和韩超,按照书中的记载复刻了8道美食,并录制了系列短视频《食光机|随园私房菜》,通过南京图书馆官方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发布。让古籍除了好看,还更“好吃”。
“在复刻每道《随园食单》里的菜品的时候,我们历史文献处的几位老师结合自身历史和古代文学等相关学科背景,对原文文本一起推敲斟酌,在烹饪上反复试验,同时尽量还原原始的烹饪手法,保证菜品的原汁原味。” 史星宇介绍说。
《食光机|随园私房菜》系列引发了不少读者的兴趣,在新华网微博上发布的“年夜饭”视频,获得160万阅读,许多读者留言“找个时间试试”“看饿了”。
蒋侍郎豆腐(受访者提供)
“我们日常工作都是和古籍打交道,如何让古籍更‘亲’人,让传统文化落地也是我们一直在努力的方向。”史星宇说。据了解,后续他们还会开发新的“美味”古籍,通过短视频教学的方式,介绍给更多的读者与观众,让传统美味活化起来。
非遗“玩”进百姓家
8月25日,在南京图书馆的四楼十德堂“南图非遗公开课”再次开讲,此次的主题是“书海识·遗——中国结 编织美好童年”。在非遗传承人的耐心授课下,一些家长带着小朋友正专注地制作中国结。“孩子很喜欢南图非遗公开课活动,不光锻炼了动手能力,也让优秀的非遗文化慢慢植根于孩子心中,很有意义。”活动现场的家长表示。
2019年起,南京图书馆“试水”传统文化“走进图书馆”,在一期期的活动中逐渐形成了“书海识·遗——南图非遗公开课”的系列品牌活动。多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带着老手艺走进图书馆,南京白局、秦淮花灯、蓝印花布、云锦、核雕……读者不光能在现场观赏非遗大师的拿手绝活,还可以亲身体验学习传统技艺,公开课让非遗之美走入百姓生活。截至2022年底,南图举办活动超过120场,参与读者超过15000人。
书海识·遗——南图非遗公开课之秦淮花灯 崔雯雯 摄
南京图书馆办公室副主任顾晓宁说:“今后,我们将邀请更多优秀的非遗传承人走进南图,让中华文明在南京图书馆的平台上更好地普及、传承与推广,让更多的读者在传承中体验非遗文化的魅力。为把南京图书馆打造成融社会教育、全民阅读、文化休闲为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空间而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让图书馆成为文化的集合
今年夏天,南京气温热出“新高度”,可以边吹空调边看书的南京图书馆成为市民纳凉好去处。
作为江苏省级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并不仅仅囿于打造阅读场所,而是一直秉持“走出去”的原则,不断在融合发展上寻找突破口。
通过手机关注“南京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号,动动手指,即可完成“网上借书”“在线选座”“免费办证”等多项贴心服务。南京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官方号,成了向读者传递信息和知识的“微捷径”。“以前借书要来图书馆,到图书馆自习也要提前占座,现在通过公众号都可以轻松解决。”喜欢看书的读者小飞对公众号的服务功能很满意,“上面的‘云’讲座在手机上就能看,都是专家大咖做讲座,让人受益良多。”
据悉,自2005年7月创办至今的“南图讲座”知识品牌已举行超过一百场次的线上线下讲座,其中“云”讲座自2020年7月开始,每月两场,在南京图书馆官方微博及微信公众号同时推出,方便读者随时收听收看。
走进位于南京图书馆内的“南图文创艺术中心”,有几位读者正在挑选南图相关的创意文创,据店员老成介绍:“系列文创很受读者的欢迎。像‘书香精灵南小茉’的文创帆布包销售很好,已经库存不多了。”
书香精灵“南小茉”是2021年南图打造的IP形象。“南小茉”以及系列文创产品还入选了2022年“水韵江苏·网红打卡地”十大网红文创品牌。
南小茉系列文创产品 资料图
位于南京图书馆内一楼的南图文创艺术中心 崔雯雯 摄
“新时代的图书馆不能仅仅要满足人们对于基础阅读的需求,更要满足人们对知识殿堂的想象,未来图书馆将成为知识的集合、信息的集合、文化的集合,服务融合线上线下。” 2021年南京图书馆提出“相约南图,预见美好”的文化定位口号,南京图书馆宣传组主任郑蓓怡表示,每一个南图人都有一颗认真勤勉的初心,大家劲儿往一块使,拧成一股绳,在探索文化空间建设之路上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