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考研已进入倒计时。据统计,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为438万人。根据官方公布数据,考研报名人数已连增8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的考研报名人数分别为341万人、377万人和457万人,2023年增至474万人,而今年考研报名人数较上一年减少36万人。
此前,有自媒体预测,2024年考研报名人数会突破500万,而实际报名人数非但没有突破500万,还比2022年的报名人数少,有舆论据此认为,考研热开始降温。这都只是看表面的数字变化,考研报名人数回落,并不意味着考研热降温。
每年考研报名人数,和实际参考人数,是有很大的出入的。统计显示,每年约有三成考生最终选择弃考,如2023年考研报名人数474万,实际参考人数327万,弃考人数达147万。在上海,报名参加2023年考研的人数为9.4万人,但部分考点的实际参考率仅为七成,约30%的考生未参加考试。
所以,2024年考研报名人数比2023年减少36万,并不能说明考研降温,因为很可能实际参考人数会比2023年还多。这部分减少的报名人数,很大可能是在报名时就想清楚了,决定不盲目报考。从这一角度说,高校毕业生在选择考研时,比以往更为理性一些。
近年来,很多高校毕业生都把考研作为毕业后的出路,而一些大学也采取高中教育模式,围绕考研组织本科教学,追求考研率。不少本没有读研打算的高校毕业生,也被裹挟到考研这条路上,似乎不报名考研,就是“不追求进步”。然而,由于缺乏理性的定位,相当数量的考研生,只是“打酱油”。
根据考研录取数据,2023年考研录取率按报名人数计算,只有25%左右,按实际参考学生计算,约为35%。在有的本科院校,全校毕业生超过九成都报名考研,而实际上岸率不到20%,那些未能上岸的学生有少部分准备二战考研,其他的学生开始找工作,由于一心准备考研而忽视其他大学课程学习,这些学生有可能在就业市场中缺乏核心竞争能力而导致就业难。
因此,在考研报名时就对自己的实力进行理性、客观的评估,十分重要。明明考研没有希望,却一心考研,最终只会得不偿失。大学在这方面也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生涯发展指导,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毕业出路。然而,部分本科院校把组织学生考研作为办学目标,在学生刚进大学时,就动员学生要立志考研,并用应试那一套对待考研,只重视考研科目的教学,非教研科目教学被边缘化、弱化,这就让所有学生都不自主地选择考研。
近年来,我国在努力推进把职业教育建设为类型教育的改革,202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职业教育是和普通教育平等发展的类型教育,这对促进地方本科院校回归职业教育办学定位,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只要更多的高校能坚持适合学生发展的办学定位,学生就会有更多出路,考研热也就自然会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