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晋浩天 光明日报通讯员 向周宇
今年从贵州考入北京一所高校的新生高燃,最近对网上热议的一门“生活课”产生了浓厚兴趣。“刚离开父母来到新城市,生活上很不适应,有很多不会、不熟悉的,急需‘补课’。”
高燃提到的“生活课”,是南京传媒学院新学期开设的“大学生生活指南”公选课。该课程涵盖医院看病流程、如何使用医保、怎样使用交通工具、租房注意事项、学生证的使用、做饭的基本逻辑、商品选择与消费权益等35大类知识,涉及个人财务管理、职场入门、住宿与日常生活、健康与安全、社交技能与人际关系等多个板块。
“这门课‘干货’满满,接地气,特别了解我们的想法,知道我们需要什么。”高燃告诉记者,授课教师傅怡强将课程分享到自己的网络视频账号,“我基本都看了,每一期的观看量、评论量都很高。”
还有网友留言:“很多事情都是进入社会后被动学会的,因此走了不少弯路。这门课才是真正的‘青年大学堂’。”
“大学生生活指南”课为何备受关注与好评?一门简单的课程,释放了怎样的教育改革信号?
1、“生活即教育”,课程因满足学生实际需求而受欢迎
“从生活学起”的大学生,并非少数。
北京某高校大一学生郭泽说:“中学时,我大部分时间都放在学习和考试上,生活琐事由父母一手操办,就像给自己包了一层‘保护膜’。而到了大学,需要我独当一面时,才发现自己连一些基本生活技能都不会。”
“正因如此,进入大学后,学生们突然开始独自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难题,难免会不知所措,无从下手,一些大学生甚至出现心理适应问题。及时开设与大学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普及生活常识与技能,帮助大学生方便、快捷、有效地找到解决各类问题的方式方法,正是很多大学生所需要的。”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陈浩彬说。
“到一个新城市上大学,这里的交通、医保等方面都和老家不一样。我一直没机会系统学习,总是遇事临时上网查,免不了手忙脚乱。我对这门课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上海某高校学生张晓楠说。
在常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徐高明看来,这门课程不仅传授知识,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符合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念。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意味着可编码的知识越来越易获得,而那些难以编码的生活经验,对成长中的大学生更有吸引力。”天津大学教育学院讲师赵阔补充道。
“从高中到大学,学生逐渐成长成人。成年意味着独立的生存生活能力,更意味着完整的心智结构和自我管理能力。”赵阔认为,这门生活课观照到了学生在“成人”意义上的培养目标。“现实生活丰富多彩,知识类型复杂多样,人们在实际生活中还要承担除工作以外的诸多角色,这就需要学生掌握更多社会常识与生活技能。无论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还是拓展人生体验,大学课程都应包含科学知识以外的其他类型知识和技能。”
燕山大学新生与校训合影,以饱满的热情拥抱大学生活。 曹建雄摄/光明图片
2、突出学生本位,合理设置课程模块
采访中,也有人表示担心:“大学生生活指南”类课程的开设很有意义,但所教内容会不会流于技术化,缺乏更深层的意义?该怎样避免?
“这类课程如果办不好,就会像‘快餐’一样,方便、可口,但营养有限。学生受本身知识、经验等影响,也容易陷入满足短期需求的误区,选修一些内容比较浅、偏重技能性、容易拿学分的课程。因此,一方面,此类课程要考虑怎样增加深度;另一方面,整体的大学课程设计都应从学生需求出发,尽可能有效引导学生实现自我成长。”徐高明提醒,“在规划设计高校课程体系时,应统筹兼顾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充分发挥课程体系整体效应,不可顾此失彼。”
建设更加健全完善的高校课程体系,应从何入手?
“大学课程体系的建设需强化学生本位,找准共性,在必修课程设置上更加聚焦学生需求的‘最大公约数’。”赵阔说,大学是培养完整的人的互动空间,通过大学课程体系的科学设置,可以将年轻人会聚起来,进而增进彼此的理解与互信,为未来职场生活做准备。
陈浩彬建议,高校应合理设置课程模块,将课程划分为基础模块、专业模块和拓展模块。同时,更新课程内容,引入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和行业技术动态,保持课程的前沿性和实用性,紧跟学生切实需求,提高课程的针对性与适配性。“此外,应进一步加强课程与社会的联系,开展校企合作、学校与社区合作等,共同开发课程和教学资源,邀请行业专家参与课程设计和教学。”
“建立课程反馈与评估机制必不可少。”陈浩彬表示,高校应设立课程评价系统,定期收集学生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反馈意见,对课程进行教学效果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这就需要高校进一步完善课程教学评价方式,以评促改,变分数评价为增值评价,变满意度评价为学习成效评价。”赵阔建议,“高校还可面向学生特别是高年级研究生、教育学相关专业学生,增设大学生课程改革研究训练项目以及优秀助教、研究生教学卓越奖等激励机制,激发学生参与课改的热情。”
山东水利技师学院秋季新生报到,开启大学生活。 翟慎安摄/光明图片
3、“为幸福生活奠基”,高等教育内容应更丰富立体
“落实立德树人、开展高质量人才培养,离不开科学合理的大学教育——包括课程、活动、实习实践、校园环境等整个体系。此次这门课程走红网络,也引发了人们对高等教育的整体思考。”徐高明说。
陈浩彬表示,这说明高等教育应更加丰富立体,“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在社会中立足,使他们能够快速融入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步入普及化阶段,越来越多来自不同地区、具有差异化需求的学生进入大学,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挑战。”赵阔认为,目前我国部分高校的教育教学还是以专业与教师为本位,出发点是学科体系构建及教师擅长领域,往往只强调课程在科学知识供给中的作用。“其实,高等教育应成为学生自我塑造的过程。只有将‘为学’与‘成人’两种目标有机结合,才能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高等教育至少要达成三个目标:从工作方面看,应为学生未来就业做准备,让学生具有胜任未来工作岗位的能力;从公共事务方面看,应将学生培养成具有文明素养的高素质公民,深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从生活方面看,应致力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兴趣,培育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让他们在充实生活中感受幸福的真谛。”徐高明指出,以往高等教育更多强调为工作做准备和为社会作贡献这两个教育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为幸福生活奠基的目标。
赵阔表示,大学教育需要在社交能力、情感能力、主动应变能力及奉献精神等非认知能力方面下功夫。“在这个技术加速迭代的时代,大学不仅应教会人们如何与自己相处,还要教会人们如何与来自不同代际、地区与文化的人群和谐共处,这些‘软技能’是个体建立存在感、成就感和幸福感的必需品。”